預算案演辭

創新科技

64. 發展創科能為香港帶來龐大經濟效益,其產生的知識產權,能轉化成商業產品,並帶動周邊經濟活動,創造優質就業機會,市民更可利用新科技享受舒適的生活。

65. 本屆政府推動創科發展不遺餘力,並集中發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四大範疇。我亦確保投放足夠資源,至今的承擔額已超過一千億元。

66. 發展創科,必須有蓬勃的生態系統,政府各項創科政策措施均以此為目標。我們在發展創科基建、推動研發、匯聚人才、支援企業、推動再工業化等方面着手,加強對科研界和業界的支援,本港的創科生態已有顯著改善。

發展創科基建

6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要有具質素的基礎建設設施,方能吸引創科人才和協助創科企業營運。我在去年預算案撥款三十億元,供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興建科研基建及設施,包括實驗室,部份設施的工程已經開展,並將會陸續投入服務。此外,香港科學園(科學園)擴建計劃第一階段亦正在進行中,預計會在本年完工,提供約七萬四千平方米的額外樓面面積。

68. 科技園公司亦正全力在將軍澳工業邨發展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支援及推動對數據服務有龐大需求的智能生產活動和高端製造業。兩個發展項目預計分別可於二零二零及二零二二年落成。

69. 另一方面,數碼港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建立了一個超過一千二百間公司和初創企業的數碼科技生態系統,並培育了五百多間初創企業。我會預留五十五億元用作發展數碼港第五期,以吸納更多具實力的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進駐,也為年輕人提供投身創科界的途徑。擴建項目預計可提供約六萬六千平方米樓面面積,以及包括辦公室、共用工作間、會議場地及數據服務平台等設施。我們會着手進行法定城市規劃程序,以期項目可以在二零二一年動工,預計最快於二零二四年竣工。

70. 在落馬洲河套地區興建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會是香港未來創科發展的大本營。我在去年預算案預留二百億元,用於創科園的第一階段工程,目前進展良好,目標是在二零二一年或之前為第一期上蓋發展提供首批土地。創科園會為香港創科的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基礎設施。我會適時增撥資源,確保創科園如期發展,創造世界級科研樞紐。

推動研發

71. 研發是創科的根本,而香港在科研範疇擁有獨特優勢。政府去年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一百億元,支援基金現有各項資助計劃持續運作,並推行多項新措施,推動本港研發活動。此外,《施政報告》宣布,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的研究基金注資二百億元,提供充足經費。

72. 政府在科學園斥資一百億元建立的兩個創新平台,即專注醫療科技的「Health@InnoHK」,以及專注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的「AIR@InnoHK」,正是憑藉上述的優勢,引進海內外頂尖科技院校、科研機構及企業,與本港同業共同從事研發,並可向創新及科技基金申請研發資金。包括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約翰普金斯大學在內的頂尖學府,已對進駐兩個平台及與本港大學合作表示興趣。

73. 在應用研發方面,指定大學技術轉移處、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工程技術中心香港分中心會獲得培增的資助,進行更多科研及研發成果轉化工作。由二零一九/二零年度起計的五年,額外撥款不少於八億元。

74. 推動科技經濟,不能缺少科技企業。為鼓勵更多企業在本港從事研發,政府已為企業合資格的研發開支,提供兩級制額外稅務扣減,企業在二零一八年四月一日或之後的合資格研發開支,將可享有稅務扣減。

75. 大學的科學探索和學術研究,是本港創科的根本。我會預留一百六十億元專款,供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增建或翻新校舍設施之用,尤其是添置必需的科研設備如實驗室,讓大學生及科研人員可在最佳環境下進行教學及研究活動。我期望大學在發展或提升硬件時,特別留意並優先考慮創科的需要,務求使教研配套切合培養科技人才的目標。

匯聚創科人才

76. 面對全球對科技人才的激烈競爭,我們去年六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加快輸入科技人才來港從事研發活動。參加計劃的企業須同時聘請本港員工及實習生。計劃推出至今已批出超過二百個配額,我們會在今年上半年檢討推行細節。

77. 研究員計劃至今已資助超過三千七百名本地畢業生,加入創科行列。去年推出的博士專才庫,亦已資助超過三百五十名博士後專才在研發崗位工作。為吸引更多本地畢業生投身創科行業,我們會由即日起提高研究員的每月津貼額。持有學士學位的研究員,每月津貼會由一萬六千元提高至一萬八千元,而持有碩士學位的研究員的每月津貼,則由一萬九千元提高至二萬一千元。我們亦會由即日起把研究員計劃及博士專才庫的資助期上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即科研機構或企業可聘用有關科研人才三年,讓他們有更充裕的時間在其進行的科研項目上發揮所長。

78. 住宿是網羅科研人員時面對的一個問題。科技園公司正在興建創新斗室,為科學園的租戶、培育公司或訪問科研人員,提供約五百個靈活設計的住宿單位,惠及科技人才。項目預期在二零二一年或之前落成。

79. 我們亦會鼓勵學校推行科普教育,為培養本地的科技人才鋪路。我會動用五億元,在未來三個學年推動「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向每所資助中學提供一百萬元,讓他們自行購置所需的資訊科技設備和專業服務,以及舉辦更多相關的課外活動,加深同學對嶄新資訊科技的認識,例如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等,務求在中學階段已為年輕人建立良好的資訊科技基礎。除提供財政資助,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會成立一站式專業支援中心提供協助。

支援科技企業

80. 科技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是創科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推動研發成果的商品化和應用,以及創新意念開發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在二零一四年推出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至今已支持一百八十八間由大學團隊成立的初創企業走出校園,當中部分企業成功獲注資超過三億元。由二零一九/二零年度起,我會把每所大學的資助上限,由現時每年四百萬元提高至八百萬元,進一步培育大學初創企業。

81. 去年我預留七十億元,加強科技園公司對租戶和培育公司的支援,當中部分資源用於擴展創業培育計劃,反應踴躍,至今已收到超過一百二十個申請。另外,科技園公司在二零一五年推出科技企業投資基金,與天使或風險投資者以配對形式,共同投資於科學園的租戶和培育公司。基金的五千萬元資金已全數投資於九個項目,吸引共同投資者投入超過六億七千萬元。科技園公司會再接再厲,擴大科技企業投資基金至二億元,扶助這些公司茁壯成長。

82. 我在去年預算案向數碼港注資二億元,加強支援數碼港的租戶及初創企業。數碼港已將培育計劃的財務資助額提高至五十萬元,並推出海外及內地市場推廣計劃,提供額外二十萬元財政資助。數碼港亦推出了易着陸計劃,以優惠租金吸引跨國公司進駐數碼港,設立辦公室和研發單位。

83. 為鼓勵私營投資者投資於本地創科初創企業,政府成立了為數二十億元的創科創投基金,與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我們已在去年年中選出六個共同投資伙伴,並已陸續收到共同投資建議。

推動再工業化

84. 《施政報告》提出向科技園公司增撥二十億元,在工業邨興建先進製造業所需的專項設施,以配合更多生產商在香港從事生產。我們計劃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二十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這些發展實體高端生産的措施,有助改善經濟結構,減少對服務業的依賴。創新及科技局(創科局)會盡快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在今年下半年推行措施。

85. 過去一年,我走訪本港五所研發中心,對應用研發工作有親身了解。我感受到香港在推動研發成果商品化和技術轉移,以帶動產業發展及再工業化方面,例如先進物料、納米科技、微電子等範疇,極具潛力。我主持的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將會研究適當措施推動這方面的發展。

其他配套措施

86. 政府致力為創科發展拆牆鬆綁,並為採購創科產品和服務營造更大的空間。支持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會在今年四月推出,增加具創新建議標書的中標機會。此外,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已展開工作,檢討窒礙創科發展而不合時宜的法例。

展望

87. 我們正處於推動創科發展的絕佳環境,大灣區亦帶來難能可貴的機會。從區域發展的角度出發,香港擁有雄厚科研實力、世界級大學、國際化及市場化優勢、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可擔當區內創科先鋒的角色。大灣區擁有龐大的市場,以及轉化科研成果和先進製造的能力,為本港創科企業提供更多合作機會。我們可以透過促進技術合作、產業互動和科技成果產品化,推動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88. 除了金融服務及創科,政府亦會就其他經濟範疇推出措施,推動產業發展。我會在往後的章節提及有關措施。

 

 

上一頁 | 目 錄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