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香港品牌
政府資訊中心 English 搜尋
搜尋網頁指南聯絡我們
預算案演辭
預算案演辭
預算案重點
預算
網上廣播
新聞稿及演辭
相關文件
過去的財政預算案
相關網頁
 

承擔

未來挑戰 

50.     香港當前的經濟表現固然可喜,但也有不少挑戰。在考慮各項經濟發展及公共財政政策時,我們必須保持憂患意識,並顧及社會的整體長遠利益。這亦是政府對市民大眾的必要承擔。香港短期的挑戰包括禽流感及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等可能出現的風險。長期的挑戰則包括:

  • 香港的人才素質必須持續提升,而速度亦須加快,才能應付知識型經濟的挑戰。素質的提升,包括教育、培訓及文化素養。這些都需要龐大資源支持;

  • 經濟轉型及勞工技術錯配的問題,會持續為較低技術人士帶來就業壓力,擴大收入的差距;

  • 人口老化會引起一連串問題,包括有更多長者需要護理及照顧。工作人口佔總人口比例亦將會逐步下降,所以,我們要作好準備,不斷提高香港整體生產力及競爭力;及

  • 環境污染不單會影響市民的健康及生活質素,亦會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持續發展。

上述例子雖然只是我們面對的部分挑戰,但都會為公共財政帶來壓力。

51.     宏觀經濟方面,我關注的是,究竟失業率還有多大空間,可由現時的百分之五點二進一步回落,以及人口老化會否導致香港的自然失業率上升。另一方面,經濟復蘇帶動了物價逐步回升,而各類物業的租金亦反彈了不少。去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上升了百分之一點一,通脹已重新成為我們須關注的問題。

52.     基於上述因素,政府的公共財政在未來會面對種種挑戰。我們過去幾年已大力度地推行節流措施,開支可以再減的空間已縮小。另外,有很多政府收入項目都會跟隨經濟表現波動。經濟低迷時,財赤壓力就會重新出現。政府的稅基太狹窄,例如只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口繳納薪俸稅。我們亦要接受,容易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地價和投資收入,對政府財政十分重要。

53.     社會越進步及富裕,市民對政府的期望就會越高。要滿足所有要求,政府開支難免要大幅增加。開支需要收入支持,但維持低稅制卻是大部分市民的意願。我亦深信藏富於民是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處理公共財政最困難的地方,是如何在維持低稅制的同時,又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54.     我的財政目標,是在未來數年的預算案持續取得收支平衡,以及把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維持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下。二○○六/○七年度的比例估計約為百分之十八。這比例較大部分已發展的經濟體系為低。由於香港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系,很容易受到外來衝擊,加上經濟有周期性,所以經濟向好時,我們要積穀防饑,否則經濟逆轉時,我們就沒有空間推出措施,利民紓困。我們有需要把公共開支所佔的比重保持在低水平,以確保公共財政穩健。

55.     我們當然希望能為市民提供更多福利;我們又希望有更多公園、廣場、休憩用地、文化和文物旅遊景點。不過我們亦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錢從何來。為了維持「小政府」的運作模式,加上政府資源有限,我們必須審慎從事,量力而為。在社會福利方面,我們提供基本的安全網,並致力建立一個公義仁愛的社會。我們不可能與奉行福利主義的國家相提並論,因為市民並不接受他們的高稅制。我認為,在這情況下,把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所佔的比例維持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下,是在滿足社會對政府維持低稅制與提高福利這兩個期望之間的適當平衡「審慎理財、量入為出」是實事求是的理財哲學,亦與低稅制及「大市場、小政府」有着互為因果的關係。這也是最能照顧香港長遠利益的抉擇。

56.     在未來的日子,我一定會繼續嚴守財政紀律,善用資源。政府會堅守量入為出的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使財政預算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目錄下頁

2005 © | 重要告示 修訂日期 : 2006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