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財政

 

47.        現在,讓我集中講述公共財政。一如以往,政府將繼續以審慎理財為原則。《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特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48.        兩個星期前,「檢討公共財政專責小組」發表報告,指公共財政出現結構性的問題。在收入方面,由於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土地收益、來自銀行和地產公司的利得稅收益、物業交易印花稅等三方面的收入,已出現結構性的下調。另外,由於財赤的關係,財政儲備結餘將繼續下跌。在預期低通脹的環境下,投資收益的回報率無可避免會減少。由於本金和回報率同時下跌,投資收益亦會出現結構性的下調。

 

49.        在開支方面,「專責小組」指出政府開支價格變動欠缺彈性,這情況在通縮期尤其凸顯。過去三年,整體經濟物價[1]下跌百分之十二,而政府開支的物價[2]基本上仍維持不變。香港人口老化,亦會使社會保障援助金的需求日增。此外,政府在近年經濟低迷的時候,刻意採取了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如當經濟復蘇時,不採取對應措施,我們的財政政策便會與經濟環境脫節,使財政出現結構性的問題。

[1]        整體經濟物價是指本地生產總值的平減物價指數。

[2]        政府開支的物價是指政府消費開支的平減物價指數。

 

50.         「專責小組」認為如果政府沿用以往的收支模式,財赤問題將會日趨惡化,估計至二OO八/O九年度更會耗盡所有的財政儲備。這情況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51.         稍後,我將提出解決財政赤字的方案。在此之前,讓我先討論四個與公共財政管理有關的課題,就是公共開支佔經濟的比重、比較開支增長與經濟增長的準則、綜合帳目和經營帳目的收支平衡,以及財政儲備的用途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