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
環境保護
- 電動交通工具
                            
- 制定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
 - 推行20億元先導計劃,資助私人住宅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 預留8,000萬元推行電動公共小巴試驗
 - 預留3億5,000萬元推行電動渡輪試驗計劃
 
 - 今年下半年推出計劃,分階段淘汰 約40 000輛歐盟四期柴油 商業車,預留71億元提供特惠資助予受影響車主
 - 為清潔生產伙伴計劃預留3億元,鼓勵港資工廠採用清潔生產技術,改善區域環境質素
 - 成立2億元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支持減碳技術和綠色科技的研發及應用
 - 預留每年不少於 3億元在今年下半年推行 廢紙回收服務 計劃,穩定本地廢紙的回收量和價格
 
智慧城市
- 今年公布《香港智慧城市 藍圖2.0》,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 預留10億元,成立智慧交通基金,資助與車輛有關的創新科研和應用
 - 撥款1億元開發綜合數碼平台,便利工務工程監督的數據整合和信息互換,加強項目監管
 - 由今年起分階段推出 全港三維數碼地圖,並預留6,000萬元設立首間地理空間實驗室,推動空間數據的應用
 - 今年第四季推出「智方便」 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
 
關愛社會
- 未來兩年增加3 000個體弱長者的照顧服務名額,及未來一年增加 1 000張身體機能中度或嚴重缺損長者的社區照顧服務券,涉及超過3億元經常開支
 - 資助安老服務單位為有吞嚥困難的長者提供軟餐,涉及約 7,500萬元經常開支
 - 資助受社會福利署津助並營運日間服務單位的非政府機構的冷氣費用, 涉及4,600萬元經常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