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演辞

创新科技

64. 发展创科能为香港带来庞大经济效益,其产生的知识产权,能转化成商业产品,并带动周边经济活动,创造优质就业机会,市民更可利用新科技享受舒适的生活。

65. 本届政府推动创科发展不遗余力,并集中发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四大范畴。我亦确保投放足够资源,至今的承担额已超过一千亿元。

66. 发展创科,必须有蓬勃的生态系统,政府各项创科政策措施均以此为目标。我们在发展创科基建、推动研发、汇聚人才、支援企业、推动再工业化等方面着手,加强对科研界和业界的支援,本港的创科生态已有显著改善。

发展创科基建

6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有具质素的基础建设设施,方能吸引创科人才和协助创科企业营运。我在去年预算案拨款三十亿元,供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兴建科研基建及设施,包括实验室,部份设施的工程已经开展,并将会陆续投入服务。此外,香港科学园(科学园)扩建计划第一阶段亦正在进行中,预计会在本年完工,提供约七万四千平方米的额外楼面面积。

68. 科技园公司亦正全力在将军澳工业邨发展数据技术中心及先进制造业中心,支援及推动对数据服务有庞大需求的智能生产活动和高端制造业。两个发展项目预计分别可于二零二零及二零二二年落成。

69. 另一方面,数码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一个超过一千二百间公司和初创企业的数码科技生态系统,并培育了五百多间初创企业。我会预留五十五亿元用作发展数码港第五期,以吸纳更多具实力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进驻,也为年轻人提供投身创科界的途径。扩建项目预计可提供约六万六千平方米楼面面积,以及包括办公室、共用工作间、会议场地及数据服务平台等设施。我们会着手进行法定城市规划程序,以期项目可以在二零二一年动工,预计最快于二零二四年竣工。

70. 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兴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创科园)会是香港未来创科发展的大本营。我在去年预算案预留二百亿元,用于创科园的第一阶段工程,目前进展良好,目标是在二零二一年或之前为第一期上盖发展提供首批土地。创科园会为香港创科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设施。我会适时增拨资源,确保创科园如期发展,创造世界级科研枢纽。

推动研发

71. 研发是创科的根本,而香港在科研范畴拥有独特优势。政府去年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一百亿元,支援基金现有各项资助计划持续运作,并推行多项新措施,推动本港研发活动。此外,《施政报告》宣布,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辖下研究资助局的研究基金注资二百亿元,提供充足经费。

72. 政府在科学园斥资一百亿元建立的两个创新平台,即专注医疗科技的「Health@InnoHK」,以及专注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的「AIR@InnoHK」,正是凭借上述的优势,引进海内外顶尖科技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与本港同业共同从事研发,并可向创新及科技基金申请研发资金。包括哈佛大学、史丹福大学、伦敦帝国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约翰普金斯大学在内的顶尖学府,已对进驻两个平台及与本港大学合作表示兴趣。

73. 在应用研发方面,指定大学技术转移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香港分中心会获得培增的资助,进行更多科研及研发成果转化工作。由二零一九/二零年度起计的五年,额外拨款不少于八亿元。

74. 推动科技经济,不能缺少科技企业。为鼓励更多企业在本港从事研发,政府已为企业合资格的研发开支,提供两级制额外税务扣减,企业在二零一八年四月一日或之后的合资格研发开支,将可享有税务扣减。

75. 大学的科学探索和学术研究,是本港创科的根本。我会预留一百六十亿元专款,供教资会资助的大学增建或翻新校舍设施之用,尤其是添置必需的科研设备如实验室,让大学生及科研人员可在最佳环境下进行教学及研究活动。我期望大学在发展或提升硬件时,特别留意并优先考虑创科的需要,务求使教研配套切合培养科技人才的目标。

汇聚创科人才

76. 面对全球对科技人才的激烈竞争,我们去年六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加快输入科技人才来港从事研发活动。参加计划的企业须同时聘请本港员工及实习生。计划推出至今已批出超过二百个配额,我们会在今年上半年检讨推行细节。

77. 研究员计划至今已资助超过三千七百名本地毕业生,加入创科行列。去年推出的博士专才库,亦已资助超过三百五十名博士后专才在研发岗位工作。为吸引更多本地毕业生投身创科行业,我们会由即日起提高研究员的每月津贴额。持有学士学位的研究员,每月津贴会由一万六千元提高至一万八千元,而持有硕士学位的研究员的每月津贴,则由一万九千元提高至二万一千元。我们亦会由即日起把研究员计划及博士专才库的资助期上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即科研机构或企业可聘用有关科研人才三年,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在其进行的科研项目上发挥所长。

78. 住宿是网罗科研人员时面对的一个问题。科技园公司正在兴建创新斗室,为科学园的租户、培育公司或访问科研人员,提供约五百个灵活设计的住宿单位,惠及科技人才。项目预期在二零二一年或之前落成。

79. 我们亦会鼓励学校推行科普教育,为培养本地的科技人才铺路。我会动用五亿元,在未来三个学年推动「中学IT创新实验室」计划,向每所资助中学提供一百万元,让他们自行购置所需的资讯科技设备和专业服务,以及举办更多相关的课外活动,加深同学对崭新资讯科技的认识,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端运算、大数据等,务求在中学阶段已为年轻人建立良好的资讯科技基础。除提供财政资助,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资科办)会成立一站式专业支援中心提供协助。

支援科技企业

80. 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是创科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推动研发成果的商品化和应用,以及创新意念开发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在二零一四年推出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至今已支持一百八十八间由大学团队成立的初创企业走出校园,当中部分企业成功获注资超过三亿元。由二零一九/二零年度起,我会把每所大学的资助上限,由现时每年四百万元提高至八百万元,进一步培育大学初创企业。

81. 去年我预留七十亿元,加强科技园公司对租户和培育公司的支援,当中部分资源用于扩展创业培育计划,反应踊跃,至今已收到超过一百二十个申请。另外,科技园公司在二零一五年推出科技企业投资基金,与天使或风险投资者以配对形式,共同投资于科学园的租户和培育公司。基金的五千万元资金已全数投资于九个项目,吸引共同投资者投入超过六亿七千万元。科技园公司会再接再厉,扩大科技企业投资基金至二亿元,扶助这些公司茁壮成长。

82. 我在去年预算案向數码港注资二亿元,加强支援數码港的租户及初创企业。數码港已将培育计划的财务资助额提高至五十万元,并推出海外及内地市场推广计划,提供额外二十万元财政资助。数码港亦推出了易着陆计划,以优惠租金吸引跨国公司进驻数码港,设立办公室和研发单位。

83. 为鼓励私营投资者投资于本地创科初创企业,政府成立了为数二十亿元的创科创投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我们已在去年年中选出六个共同投资伙伴,并已陆续收到共同投资建议。

推动再工业化

84. 《施政报告》提出向科技园公司增拨二十亿元,在工业邨兴建先进制造业所需的专项设施,以配合更多生产商在香港从事生产。我们计划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二十亿元推行再工业化资助计划,以配对形式资助生产商在港设立智能生产线。这些发展实体高端生产的措施,有助改善经济结构,减少对服务业的依赖。创新及科技局(创科局)会尽快向立法会申请拨款,以在今年下半年推行措施。

85. 过去一年,我走访本港五所研发中心,对应用研发工作有亲身了解。我感受到香港在推动研发成果商品化和技术转移,以带动产业发展及再工业化方面,例如先进物料、纳米科技、微电子等范畴,极具潜力。我主持的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委员会,将会研究适当措施推动这方面的发展。

其他配套措施

86. 政府致力为创科发展拆墙松绑,并为采购创科产品和服务营造更大的空间。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会在今年四月推出,增加具创新建议标书的中标机会。此外,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已展开工作,检讨窒碍创科发展而不合时宜的法例。

展望

87. 我们正处于推动创科发展的绝佳环境,大湾区亦带来难能可贵的机会。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香港拥有雄厚科研实力、世界级大学、国际化及市场化优势、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可担当区内创科先锋的角色。大湾区拥有庞大的市场,以及转化科研成果和先进制造的能力,为本港创科企业提供更多合作机会。我们可以透过促进技术合作、产业互动和科技成果产品化,推动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88. 除了金融服务及创科,政府亦会就其他经济范畴推出措施,推动产业发展。我会在往后的章节提及有关措施。

 

 

上一页 | 目 录 | 下一页